从 The Merge 看以太坊的技术突破与组织进化
从ETHPanda对以太坊基金会联合执行董事Hsiao-Wei 的访谈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以太坊当前发展的几个关键亮点:
1)在技术层面,The Merge成功实现PoW向PoS的转变,被形容为"在飞机飞行中更换引擎",展现了以太坊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完成核心架构升级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她强调The Merge最大挑战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整合人"——协调各方开发者、客户端和利益相关者;
2)组织结构方面,EF正经历明显的职能分化与专业化。EF内部重组为三大事业群,同时将特定功能分离至外部组织如——Etherealize,专注处理与传统金融和华尔街的对接。这种分工反映了以太坊生态逐渐走向多中心化的治理模式;
3)在资金策略上,EF不再局限于简单的ETH出售,而是积极探索DeFi借贷、质押和资产代币化等多元化管理方式,显示出更成熟的财务思维。值得注意的是,Hsiao-Wei指出EF卖币是不得已而为之——基金会有两三百人,约75%的支出需要法币支付,这一现实需求解释了为何即使在市场不理想的时期也需要进行“卖币”。
我觉得,最令人深思的是Hsiao-Wei对以太坊基金会职责的坦诚态度。她直言:"如果社区中出现能取代EF角色的组织,基金会可能会收缩规模"—这实际上是说,EF并不追求永久的中心地位,而是愿意在适当时机让渡权力。这种主动思考自我边界与逐步淡出的理念,与其他区块链项目创始团队不断扩大权利边界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在未来应用趋势方面,Hsiao-Wei特别提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方向。指出Identity(身份)、Social(社交)设计以及小程序生态是有潜力的创新方向,符合当前Web3渗透日常应用的趋势。
(责任编辑:财经专题)
-
从内容天花板来讲,“知识分子”如果定义为媒体,就没有什么空间,在短期内没有收入的可能。...[详细]
-
如果没有护城河的话,内容公司难道就是一个不断抖机灵去制造下一个爆款或者受欢迎产品的过程吗? 左志坚:内容产业的护城河就是人,就好像一个爆款餐厅的总厨。...[详细]
-
” 大学毕业之后,郑志刚又去了日本研究了一年东亚文化,当时是标准的文艺青年范儿,在学校旁的寺庙里听悠扬的钟声,一坐就是大半天,“每次钟声敲响,我就感觉有水在心中流动...[详细]
-
他在安徽和江苏的交界处和县建了600套度假别墅,并现场请来了汤唯助阵,结果合肥的、南京的有钱人蜂拥而至,现场足足有3000人,分分钟打破南京度假别墅的销售记录。...[详细]
-
他跟班上的同学借了4000块钱,自己搞了一本《零点一度》杂志,全校3000多人,他卖出3000多本,赚了几千块。...[详细]
-
比如中邮基金(834344.OC),2015年11月挂牌以来到现在还没有流通股。...[详细]
-
其实关于刷点击排名,如果能够真正的做到点击的真实性模拟或者软件参数设置得当,排名会非常稳定。...[详细]
-
” 从创业到现在,他从来不在乎自己赔了多少钱。...[详细]
-
李丰:与以前的媒体相比,你现在在变现的过程中,用户买你的服务占多大比例? 李翔:应该蛮大的。...[详细]
-
Gatechain Token (GT)购买指南:推荐交易平台
第一是,小米Note为什么没有指纹识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