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到底啥意思?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
“司空见惯”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文绉绉的,但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有人看到地铁里人人低头刷手机,可能会感叹:“这场景真是司空见惯啊!”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它背后又有什么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成语的字面与含义
“司空见惯”由四个字组成:“司空”“见”“惯”,拆解来看:
- 司空:古代官职名,西周时掌管土木工程,唐代为三公之一,地位显赫。
- 见惯:直译为“常见、看习惯了”。
合起来,字面意思是“司空(这样的人)看惯了”,引申为“某事太常见,不足为奇”。
现代用法:形容某种现象或行为频繁出现,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麻木。
- “明星带货翻车?现在网友都司空见惯了。”
- “加班到深夜,在这家公司是司空见惯的事。”
成语的起源:刘禹锡的“吐槽”
这个成语的诞生,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段轶事有关。
刘禹锡曾被贬苏州,当地官员李司空(李绅)设宴招待,席间,李司空让家妓表演歌舞助兴,场面奢华,刘禹锡见状,写下一首诗《赠李司空妓》: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诗中暗含讽刺:对李司空来说,这样的享乐是“寻常事”(浑闲事),但对清贫的刘禹锡而言,却感到心酸,后来,“司空见惯”被提炼为成语,沿用至今。
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适用对象:
- 多用于中性或略带贬义的语境,强调“过度普遍导致失去新鲜感”。
- 例:“塑料污染在海洋中已司空见惯。”(隐含批评)
-
常见误用:
- ❌ 错误:“这种高科技产品让我司空见惯。”(主语应为大众或特定群体,而非个人。)
- ✅ 正确:“年轻人对短视频广告早已司空见惯。”
-
近义词对比:
- 习以为常:侧重主观习惯,如“他对噪音习以为常”。
- 屡见不鲜:强调多次出现,如“诈骗事件屡见不鲜”。
- “司空见惯”更突出“因常见而漠视”的社会性。
从成语看文化心理
“司空见惯”反映了人们对重复现象的两种态度:
- 麻木与忽视:当不良现象(如插队、浪费)被默认为“常态”,社会监督力会下降。
- 批判性反思:刘禹锡的诗提醒我们,对“常态”需保持警惕,比如环保问题,若因“司空见惯”而漠视,后果可能更严重。
相关延伸
-
“司空”的其他用法:
- 古代“司空”相当于今天的住建部长+工程院院长。
- 姓氏中也有“司空”,如春秋时期司空季子。
-
国际视角:
英语中类似表达有“commonplace”或“old hat”,但缺乏中文的典故色彩。
“司空见惯”不仅是语言工具,更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对周遭世界的感知是否敏锐,下次用它时,不妨想想:这“常见”的背后,是否藏着值得关注的问题?
(全文约850字)
小互动:你生活中有什么“司空见惯”却值得反思的现象?欢迎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私募资讯)
推荐文章
-
“米粉符合年轻人喜欢的文化内涵结合快餐的产品属性,并且米粉类餐饮目前还没有行业老大,市场盘子巨大。...[详细]
-
因为即使企业供货不足,消费者也不会转而消费其他产品,只能加剧消费者占有这种商品的欲望。...[详细]
-
为了形成有趣的组合,用户购买了更多产品,短期销量增长40%,充分证明与产品直接挂钩的优秀创意,新媒体迅速传播,公众参与,可以直接形成营销效果。...[详细]
-
低潮时,他就给团队讲马云受挫的经历,讲李嘉诚创办塑胶厂,以“伟人”为榜样,激励自己和团队。...[详细]
-
有记者曾去过两次那里,每次消费者都寥寥无几,由于生意冷清,服务人员也有些懒散,甚至不会主动给茶水续杯。...[详细]
-
其实,一切的分析原点,都是用户。...[详细]
-
另一方面,多步骤多页面表单比单独长表单的转化率要高,因为每一个步骤页面中涉及的表单项目相对比较少,适合访客填写心理。...[详细]
-
可以把王者荣耀类比于篮球之类的游戏。...[详细]
-
而这种优质内容的积淀,也为其价值付费提供了良好的前提。...[详细]
-
现场提问:我是一个创业者,现在互联网某个领域的大战周期越来越短,套路越来越多,作为三线城市的创业者,越来越摸不清这里面的套路,到底什么是创业,基于商业逻辑还是套路? Keso:我说过,乏味的资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