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汀汉堡吃出生肉,自查别成“摆设”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关注,对企业实施进行监督,才能使食品企业更好地发展。
近日,广州一名消费者通过视频方式曝光塔斯汀中国汉堡吃出生肉。
对此,塔斯汀涉事门店回应称,现在店里也还在调查,不知道是员工操作失误还是油温不够,也不确定汉堡是不是自己这家的,因为之前出了很多单都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塔斯汀方面称,表示会对该店的食品处理流程进行调查,并强调食品安全是公司运营的重中之重。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塔斯汀扩张太快了,供应链能力和门店管理能力还不成熟。吃出生鸡肉可能是在门店制作环节上出现问题,这也反映出来其对门店培训不到位,没有事前事中事后的整套监管机制。”
官网显示,塔斯汀品牌隶属于福州塔斯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个主营中国汉堡的餐饮连锁品牌。2012年,首店落户南昌。法定代表人杨兵,其旗下关联企业包括福州塔斯汀多个分公司。塔斯汀的注册资本仅111万元。参保人数857,分支机构参保人数为71。
塔斯汀采用的是加盟模式,实现的快速扩张。
截止2024年6月,塔斯汀全国签约门店数达7000+家,线上会员注册数1.3亿+,门店覆盖全国26省份363地市。
这也就意味着,塔斯汀或只是为涉事门店提供原料的供应和员工的短期培训。
有消费者认为,是鸡肉并未完全解冻,炸制时间有点短,所以没有炸熟。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在塔斯汀汉堡里吃出生肉并不是第一次。
有消费者表示:“在荥阳豪布斯卡塔斯汀汉堡就买过生鸡肉汉堡,店员说这肉就是这,我给她你尝一口,她免费给我了一个新的”。
也有消费者称,尝试过两次就不再吃塔斯汀了。“不知道别的门店怎么样,反正我家附近的那家吃了两次都呕吐难受。第二次买纯属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想再信任一次,再也没买过了。”
更讽刺的是,就在消费者发布视频的前一天,塔斯汀还发布了门店食品安全自查的结果。
据了解,塔斯汀的自查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和环境管理。在九月的检查通报中,优秀的店面涉及赣州和广州的店面。有问题的店面包括柳州、天津、德州、南宁、广州、正定、厦门的个别店面。出现最多问题包括冰箱膜未撕、冰箱结冰超过2厘米、明档玻璃水渍、制冰机底座积水、着装露脚踝等问题。
更值得注意到是,塔斯汀和各地的塔斯汀店面,更多的是加盟关系,门店是塔斯汀供应链产品的客户,如何对其实施更严格的监管的培训,着实困难。自查虽好,但7000多家签约门店,全查一遍就需要每天检查20家门店,每一家才能一年轮到一次,能查出涉及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太小了。更需要消费者实施监督。
(责任编辑:经济数据)
-
1992年,张兰租下了北京东四大街一间102平方米的粮店,开起了“阿兰酒店”,为了能让酒店更具特色,她一个人跑到四川郫县,带了一帮当地的竹工上山砍竹子,用火车把13米长碗口...[详细]
-
其次,饥饿营销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保证产品或服务必须具有不可替代和复制的独特性,该商品具有其他同类商品不可替代的优势,只有这样饥饿营销才能实施。...[详细]
-
对此,有棵树公司表示,在接到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警示通报后,已经在第一时间将日本食品全线下架,并对此前售出的不符合通报的卡乐比麦片进行追回,向客户表达诚挚的歉意,并已在着手进行赔付。...[详细]
-
华商韬略(微信公众号:hstl8888)梳理的资料显示:2010年到2011年,中国新增2.5万家电商,各家电商都在疯狂烧钱买流量、砸广告。...[详细]
-
而也正因为知乎用户的构成结构,使其远离了互联网的“屌丝用户群”,具备了客观、理性、讨论的平台基因,让其在社交网络的舆论分布上了占据上游地位,其发声能够让人信服。...[详细]
-
借用知乎网友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你会发现事件中的每一个当事人,都在强调对方的过错,想以自己的方式来给对方施加惩罚;同时却对自己犯的错有恃无恐,因为并不会受到惩罚”。...[详细]
-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没有赚的是资金流的钱,因为我们给这些上游企业的贷款利率都很低,但我们通过运输成本的较低赚到了物流的钱。...[详细]
-
然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详细]
-
比如内容,如果按照过去二元销售法,把广告卖给客户,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肯定是有天花板的,而且这种天花板比较低。...[详细]
-
“当初那个团队(米哈游)谁会投啊?结果大家现在都开始后悔错过了。...[详细]